在早教中,關于精神營養的重要性,中國早期教育研究所創辦者、中國當代早教之父馮德全教授曾說過,早期教育與普通教育的根本區別在于,早期教育的本質特點是0-6歲人腦迅速生長發育期給孩子以豐富有趣的生活,恰當的信息刺激和訓練,提高嬰幼兒的基本素質。馮德全還提出,人腦是各器官中最寶貴、最重要的器官。人腦又是一個特殊的物質,它即是血肉之軀,又是精神活動的器官,它的生長需要兩種營養:一種是食品營養;一種是精神營養,即外界豐富的信息刺激。因此,善用早教工具和早教方式,對寶寶進行早期教育不僅是人腦生長期促進腦功能發達的教育,也是開發人類巨大潛能使之充分釋放的教育,還是人的智能開發最佳期影響最深遠的教育,更是人生的性格基礎養成期的教育。
既然精神營養比食品滿足更重要,那么,家長們在對寶寶進行早期教育時,在“精神營養”方面需要怎樣做才能有幫助呢?

對寶寶進行各種刺激
早教專家提到,在保證給寶寶提供足夠的物質營養前提下,精神營養與幼兒智力發展聯系有著莫大的關系。不斷對寶寶進行刺激,不斷讓她感覺。所以家長應該讓孩子多聽、多看、多觸摸、多學習、多體驗。例如多帶孩子去公園、郊外等戶外場所,豐富孩子的感性認識,給他以充分的“精神營養”。
另外,在玩具方面,家長們可以適當購買一些早教產品來輔助寶寶精神發育的成長,科學合理地給寶寶補充精神養分。例如很多家長在寶寶說話方面上就很煩惱,不知道該如何培養寶寶早點開口說話,這時就可以給寶寶找一個類似叫叫樂喜蛋的“語言發育學習器”的早教產品,因為寶寶自0歲起,在語音的識別刺激下更容易構建自我的思維交流系統。
無形中訓練成效更大
科學研究發現,無形中讓寶寶無意識的學習得到的效果,會比有意識地強制性安排去學習更好,例如讓寶寶手里握著個叫叫樂喜蛋,一邊玩一邊在訓練聽覺能力、啟發語言能力、鍛煉抓握能力,開發左右腦潛能三個方面三合一全方位激發寶寶學習說話的興趣。讓寶寶聽一聽找聲音,看一看眼珠轉,抓一抓握力大,晃一晃說話棒,在愉快的氣氛中達到學習的效果。
更多的愛心和耐心
很多家長對寶寶的教育缺乏持久性,其實早期的教育也分為顯性和隱性兩種。很多早期投入的培訓多是需要時間來實現的,立竿見影是不存在的,所以家長們千萬不要因為短期內看不到效果就對寶寶的成長失去信心。
嬰幼兒教育是人生的啟蒙教育,是基礎教育的起點。因此,請不要錯過孩子發展最關鍵時期的教育。孩子成長不容等待,錯過孩子發展的關鍵期,你也許將錯失孩子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