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會疑問,這不就是“會說話的TOM貓”和微信的合體?不止如此。Toymail還提供了“每日郵件”服務,該服務每天給Toymail發送一條信息,消息可能是一首歌,一個生活常識,也可能是一句名言,孩子除了能跟父母互動,還可以學到新知識。Toymail的研發團隊還保證每天“推送”的消息都不會是重樣的。

相比與其他兒童玩具,Toymail并沒有把孩子從一個屏幕帶到另一個屏幕,而是將技術內置在了一個玩具里,減少了孩子沉溺游戲或者眼睛受傷害的風險;通過APP授權,孩子的親戚都可以和孩子進行互動,增加了好玩性;Toymail還可以作為一個學習機,每天向孩子傳遞學習信息,還能夠根據不同年齡段提供不同內容。我覺得這是Toymail最有魅力的地方,雖然沒有屏幕,但是像兒歌、詩詞、名言等內容反而能通過語音更好的傳播,而且Toymail能夠根據不同年齡段孩子推送不同內容,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寓教于樂”。
根據艾媒咨詢發布的《2012-2013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研究報告》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各種設備出貨量達到230萬部,市場規模6.1億元,預計到2015年中國市場可穿戴設備市場出貨量將超過4000萬部,市場規模達到114.9億元。在兒童這個細分市場,也已經有不少可穿戴設備出現,例如360的兒童衛士手環,兒童智能手表FiLip。家長愿意為孩子付出更多,這是一個很大的市場。
但是兒童可穿戴設備應該做成什么樣?是做成另外一個手機,是做成另外一個“小霸王”還是做成健康追蹤器?回歸到最開始,兒童可穿戴設備還是要服務于兒童和家長,能夠讓家長放心省心,能夠陪伴兒童健康成長才是最主要的。廠商及設計者應該多聽取家長及兒童專家的建議,才能做出適合的可穿戴設備來。